首页 安卓 正文

直薄 明朝时期的北京城是如何修建的?丨京华物语

明朝时期的北京城是如何修建的?丨京华物语

《北京史》(增订本),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史》编写组 著,北京出版社2012年6月版。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后为清朝所沿用,它比元大都城更加雄伟壮丽。

元大都旧城周围六十里,共十一门。明洪武元年(1368年),大将军徐达攻占元大都城,以其城围太广,不便防守,遂将比较空旷的北部放弃,废掉东西两墙北面的光熙、肃清二门,而在原北城墙以南五里,另筑一道新的城墙,仍然只开两个北门,改原安贞门为安定门,健德门为德胜门,同时又改东墙的崇仁门与西墙的和义门为东直门与西直门,其余七门则仍其旧。

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朝又将南城墙向南推移了二里,仍开三门,名称如旧。至此,城围共计四十里。正统元年(1436年),明朝又修建九门城楼、月城、角楼、城濠、桥闸,四年完工,遂改丽正门为正阳门,文明门为崇文门,顺城门为宣武门,齐化门为朝阳门,平则门为阜成门。九门之名历清朝不变,此即所谓北京内城。

正阳门城楼,《北京史》(增订本)内页插图。

永乐四年明朝即议营建北京宫殿

洪武初年在压缩元朝北城的同时,为了消灭所谓“王气”,又将元朝故宫拆掉。这虽是一项破坏性的工作,却为后来有计划地营建北京提供了前提。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即议营建北京宫殿,并着手进行准备工作。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始大举兴工,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竣工。此役不仅完成了紫禁城及皇城的宫殿、门阀、城池,而且完成了太庙、社稷坛、天坛、山川坛以及鼓楼、钟楼等一系列建筑。这次营建的宫殿门阀,规制一如南京。

紫禁城又称大内,周围六里,在元朝大内的旧址上稍向南移。有四门,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皇城周围十八里有余,主要有六门,南面第一门为大明门,第二门为承天门,第三门为端门,东面为东安门,西面为西安门,北面为北安门。

紫禁城,《北京史》(增订本)内页插图。

到了明朝中叶,北方蒙古族的马队不时南下骚扰,甚至直薄京城。同时,北京城的人口大量增加,城外居民日益稠密。因此,朝中不断有人主张修筑外城,将城外居民围括城中,以便加强防御,于是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完成了一道包围京城南面的外罗城,此即所谓北京外城。原议外城包围京城四面,但因经费不敷,只修成了正南一面。因而,整个北京城便形成一个凸字形的轮廓。外城只长二十八里,有七门,正南为永定门,南之东为左安门,南之西为右安门,东为广渠门,东北角为东便门,西为广宁门,西北角为西便门。

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变迁示意图,《北京史》(增订本)内页插图。

元朝大都城是土城,明朝则把内城的土墙全部用砖包砌,洪武时包砌了城墙外侧,正统时又包砌了城墙内侧。而嘉靖年间加筑外罗城,更是一开始即用砖砌。又内城九门外面护城河上旧有木桥,在正统初年也都一律改易为石桥。明代北京城的坚实,远远超过了元大都。

中轴线穿过紫禁城的中心,南达永定门北抵钟楼

明代北京城的设计布局是非常严密完整的。从全城来看,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包着紫禁城。而从外城到紫禁城,每城周围又绕以既宽且深的护城河。这样,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就成为全城的中心,处在层层拱卫之中。其次,在北京城的设计中,还采用了按照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来安排一切建筑布置的原理。这条中轴线穿过紫禁城的中心,南达永定门,北抵钟楼,长约十三里。全城最宏大的建筑和场地大都安排在这条中轴线上,而其他各种建筑物也都按照这条中轴线来做有机的布置和配合。

皇极殿,《北京史》(增订本)内页插图。

紫禁城的主要建筑都坐落在中轴线上,由南而北有午门、皇极门(原称奉天门),外朝三殿皇极殿(原称奉天殿)、中极殿(原称华盖殿)、建极殿(原称谨身殿),乾清门,内廷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玄武门。其他次要建筑则都按照对称排列的原则,配置在中轴线的左右两边。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的左右有文华殿、武英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两侧更是重楼叠阁,千门万户。由午门到建极殿构成外朝,由乾清门到玄武门构成内廷。外朝是皇帝发布政令,举行国家大典的地方,内廷则是皇帝及后妃燕居之所。

午门在明代是百官常朝集会的地方,又是每有征讨凯旋举行“献俘”仪式的地方。在明代,这里也是对触怒皇帝的官吏进行廷杖的场所。皇极门是明代举行常朝的所在,皇帝时常“御门决事”。皇极殿是明代皇帝坐朝的金盔殿。每年在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三大节,要在这里举行庆祝典礼。其他如新皇帝登极、颁发诏书、公布进士黄榜及命将出师等等,也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中极殿是明代皇帝去皇极殿在此事先会见朝臣和稍事休息的地方。建极殿是明朝册封皇后、太子时,群臣上表,皇帝接受朝贺之所。乾清宫是明代皇帝的寝宫,也在这里召见臣僚,常日视事。交泰殿犹如中极殿形制。坤宁宫是明代皇后的寝宫。

在紫禁城以北,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则是万岁山和鼓楼、钟楼。万岁山俗称煤山,清初改称景山,相传由土渣堆筑而成,上有五峰,登临山顶,可以俯瞰全城。此山立在元朝后宫的旧址之上,意在压胜前朝,所以又叫做“镇山”。鼓楼、钟楼后为清朝所重建,这是全城报时的中心。

在紫禁城以南,出了午门,沿着中轴线,左侧有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侧有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社稷坛,正南是端门,又正南是承天门。这里是明清两代时常举行颁发诏书仪式的地方。在明代,诏书在承天门上宣读之后,要放在“云匣”中,用彩索系在“龙竿”上降下,然后由礼部颁行全国。在清代,诏书在城楼上宣读后,则要放在“朵云”里,用木雕的金凤凰衔下,称为“金凤颁诏”。

明代北京城大明门内中央机构分布图,《北京史》(增订本)内页插图。

在明代凡国家有大典则开大明门出入

承天门外有“T”字形广场,名曰天街,外建宫墙。天街东西两端各建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其向南凸出的部分接通大明门,墙内是千步廊,墙外是中央官署所在地,五府(前、后、中、左、右军都督府)各部(吏、户、礼、兵、工部)对列东西。长安左右门外又各有门通向五府各部,称为东公生门与西公生门。

在明代,长安左右门皆守以禁军,每日百官奏事,都从此二门进入。凡国家有大典,则开大明门出入,否则常闭不开。每科新进士为首前三名在殿上胪唱传名后,则出长安左门,由顺天府尹候迎至署欢宴祝贺。每年霜降后,吏部等衙门则在广场西侧举行“朝审”,对死罪重囚进行复审定案。

大明门前横可一条棋盘街,这是东西两城交通往来的孔道。正南是正阳门,又正南是永定门。永定门里以东为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地方,以西为山川坛(初称地坛,后又改称先农坛),是祭祀农神的地方。

天坛祈年殿,《北京史》(增订本)内页插图。

明代北京街巷的排列采取方正平直的形式,这是由整个城市的方正平直所决定的。大街多作南北向,而胡同则多作东西向。内外城共十六门,每座城门都有一条笔直的大街。全城著名的大街三十余条,纵横交错,形成棋盘式的道路系统。街的大小都有定制,大街宽二十四步,小街宽十二步。最小的道路称为巷或胡同,胡同遍布内外城,多至一千余条,这里是居民住宅集中的地方。

本文选自《北京史》(增订本),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小标题为摘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作者/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史》编写组

摘编/何也

编辑/王铭博

导语校对/赵琳

鸦片战争前中外对比早就说明了战争的结果

两百多年前叩击国门的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这样的结果不仅在当时难以接受,在今天也被国人视为巨大的屈辱。因此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对失败的反思却一刻也没停止过。

那么,何为鸦片战争呢?

鸦片战争,顾名思义,是因鸦片而引发的一场战争。说是鸦片,其实也不是完全正确。因为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但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大量的走私鸦片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中国由二百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

鸦片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清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1821-1834年颁布禁令八次;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目睹社会危机,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国严禁鸦片。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促成战争的爆发。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图为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透过历史的表象,人们思考着失败的种种原因,设想着胜利的种种可能。是武器落后还是指挥无能?是国力衰弱还是用人不当?

但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并未让清朝统治者觉醒。事实上,继任道光的咸丰皇帝不仅没有意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还乐观的认为自己可以打败洋人,把洋人再次赶出中国。

在我们今天看来,咸丰的想法很可笑。但在当时来说,他敢这么想其实是有底气的。因为,与很多人的认识不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之间反映到战场上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换句话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虽然已经被西方全面超越,但最起码在满清统治者看来,中国被落下得并不遥远。

从兵器的角度来看:中英双方普遍在用铸造滑膛炮。由于炉温低,铸造技术差,满清的大炮普遍存在质量问题。而且因为长期暴露在露天里缺乏保养,很多大炮锈蚀严重。史载,关天培试放虎门大炮,当场炸膛6门,新铸59门大炮,第一次试射就炸膛10门。还发生了死伤事故。

为了确保安全,满清铸造大炮的时候倾向于增加重量,在开炮的时候倾向于少放火药。逻辑是堆够了铁,火药威力别太大,大炮就不会炸膛。这讲得通,在一座铁山上放个二踢脚,肯定不会山崩。但大炮因此笨重不堪,威力有限。当时的中国缺乏金属精加工能力,没有镗床,大炮内膛粗糙,因此内弹道性能很差,严重影响射击精度,气密性不好,进一步削弱了炮弹的威力。

从实际交战情况看,满清部署在要塞里的重炮,威力往往还不如英国军舰上那些体积、重量都小得多的舰炮。

同时在火炮的附属装置,也就是炮架和瞄具上,满清也落后很多。满清的很多炮台炮是固定的,根本无法移动,有些炮没有方向机,只能靠移动跑架来调节射向,几乎所有火炮都没有标尺可言,射击只能凭经验。这让清军很难准确命中移动中的英国战舰。

这些问题反应到战场上,确实会使清军处于严重的劣势。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火炮对步兵的优势还没有那么大,火炮真正成为战争之王并主宰战场,差不多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个时期,中英的炮战主要发生在炮台和军舰之间。

真正决定地面战斗的是步枪。战争中,清军使用的步枪主要是仿自日本的火绳枪。这种武器口径很小,弹丸很轻。日本人这么干很正常,因为他们缺铁。但满清为什么也这么做就很费解了。同时这种枪很长,有2米左右,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名义上,这种枪射程有100米左右,但实际使用中很难保证。因为没有镗过的枪管保证不了射击精度,过轻的弹丸也没有足够的威力。

英国人使用了两种步枪,一种是燧发枪,一种是火帽枪。弹丸重得多,威力有保障,枪管镗过,精度更高。使用中比清军的步枪效果好得多。英国人的步枪,名义上有超过200米的射程,但实际上前装滑膛武器在超过100米的距离上精度极其可疑,一般只能对集团目标射击,想打中单个目标只能靠碰运气。

因此,当年英国人使用的战术跟清军使用的战术应该是类似的。为了保证火力密度,双方会排成密集阵形相互射击。这种战术在我们看来应该很可笑,不像打仗,反倒像是排队枪毙。英军占了射程和威力的便宜,他们枪毙清军的时候,清军枪毙不到他们,所以他们赢了。

从当时双方武器的差距看,清军确实很吃亏,但仗不至于没得打。后来的镇江之战就相当说明问题,几千英军突入镇江城跟一千多清军巷战,清军阵亡六百有余,英军伤亡起码接近二百,而且这个数字很可能被英国人有意缩小过。

有人也许会不同意这个分析结果:如果双方武器差距不那么大,仗真的如我所说“有得打”的话,满清为什么会败得那么惨?

这点恐怕又会刷新很多人的认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除了少数战役之外,满清很少在战场上拥有压倒性兵力优势。不少战役中,满清的兵力都处于下风,有些战役中甚至处于绝对劣势。

鸦片战争中,满清投入整个东南沿海的兵力约为10万人。但这十万人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长达数千公里的宽大正面上。由于路途遥远,一些增援部队甚至根本没有赶上交战。英军投入的兵力虽然只有数千到一万出头,但他们保持了外线作战的优势,始终捏成拳头打进攻战,牢牢掌握着战役主动权。何时、何地进行作战,完全是由英军决定的,清军只能被动应敌。

清军之所以如此被动,是因为不能决胜于外海。不能决胜于外海的原因是水师的战船弱于英军。但这种差距不完全是技术原因造成的。

当时虽然已经有了蒸汽机,但蒸汽铁甲船并不普及,英军装备的主要舰艇依旧是风帆战舰。清军水师战船不如对手,基本是因为自身的原因。清朝很早以前就对战船“标准化”了,一艘战船多大,装多少炮,花多少钱,国家都有规定。

当然这种“标准化”除了坑自己之外别的什么用途也没有,但在当时是必须遵守的。最要命的是这个标准制定的时候国家经济还不发达,制定之后无论是工钱还是料钱都一直看涨。造船的除了偷工减料没别的辙。道理也简单,你可以想象一下,八十年代初一盒火柴2分钱,现在还有这个价吗?2分钱连火柴盒都买不下来。

战船受控制了,万一打不过民船怎么办?官兵打不过海盗也许还有得解释,要是官兵连渔民都打不过岂不是太搞笑了?满清政府创造性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限制民船规格。只准比水师船小,不准超过。

所以当英国人打过来的时候,不仅水师的船比英军的军舰小得多,可着满中国找都找不着几艘比英国人大的船来。就算有那么大的船,船主也不敢跟官府承认,因为那个尺寸违法。

所以,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的造船、航海技术确实领先于中国,但这种领先并不是工业革命带来的,而是因为满清主动弃权。英国人因此在中国沿海掌握了制海权,可以沿着整个海岸发起进攻,打清军一个蒙头转向找不着北。

综合来看,1840年的中国确实还处在前工业时期,但英国也刚刚踏上工业时代的门槛。很多工业和科技发明刚刚出现,还没能来得及影响到整个社会,没有在战场上大显身手。我们与世界的差距还并不遥远。

但是,差不多就在19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几种重要科技开始影响人类,一些新式武器开始走上战场。

观察发生在一、二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就会发现产业革命对战争的巨大影响。

俄国的风帆战列舰在此战中大出风头,但很快就被英法的蒸汽、风帆混合动力战舰堵住动弹不得,最终只能全部自沉。电报大规模普及,前线势态可以近乎实时的传递到后方。铁路运输开始承担起后勤。金属加工技术的发展使线膛枪成熟起来。

因此,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英法联军面对清军,具有了更大的优势。

满清的情报、命令传递仍然靠千古不变的传驿,无论是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还是八百里加急,哪怕是加急到三千里,三万里,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人脚马腿是追不上电报的。战争离开英法半个地球之远,但英法当局对战场形势的掌握肯定比咸丰皇帝来得迅速快捷。

比如1856年10月29日,英军攻入广州城砸了两广总督的督署。有电报报信儿,当天消息就能传回伦敦。可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偷着乐的时候,叶名琛大人给咸丰大皇帝上的折子斟酌好了字眼儿没有都不好说。

当然了,那年头儿电报是有线的,英法联军北上不能拉着电报线跑,1858年炮打大沽口的时候,咸丰大皇帝肯定能比维多利亚那个矮胖子先得着信儿。不过我估计他也不会因此而感到高兴。

克里米亚战争后,英法战舰基本都已经装备了蒸汽机,从此可以不受风力限制,想去哪儿就去哪儿。1840年那会儿清军水师是就算追上了也打不过,现在事情更简单了,干脆连追也没戏,打是更不要想了。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八里桥之战。三万名清军舍生忘死的攻击八千英法联军,其结果是三千清军阵亡,打死英军两人,法军三人。

事实上,英法高度评价了八里桥之战中清军的表现。他们说清军主将僧格林沁曾经“骑着马站在前面,挥舞着黄旗表示挑战”,并且详细的描述了清朝骑兵如何冒着猛烈的火力向联军阵地发起死亡冲锋。

如果20年前,清朝能集中四倍的兵力优势,以如此坚定的决心向当年的英军发起这样的进攻,恐怕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局就会改写。然而时代已经不同了。工业革命的伟大力量终于在战场上体现出来,彻底压倒了勇气和体力。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大清,如同那只骄傲的兔子一样,在呼呼大睡中任由对手扩大领先优势。比那只兔子还愚蠢的是,兔子大意是因为它比乌龟跑得快,大清却是在狠狠被对手抽过耳光之后还不肯醒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直薄北京城下,劫掠焚烧了圆明园。咸丰大皇帝这时候很忙,他正忙着在承德打猎。当然,他是听说英法联军来北京这事以后才去的。

这一败,已经不再是一记耳光了,而是兜心窝子插了一刀。咸丰大皇帝在战争结束后不到一年就郁郁而终了。清王朝终于稍微清醒了一点儿,开始了“洋务运动”,自称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但是,满清却根本没有打算彻底改变自己,追上世界。因为无论是贵族还是官员,没有人认为自己已经落后了。其结果是越追差距反而越远。

其实,战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战败后于自己是毫无触动,对战胜者是“精神胜利法”。我们的邻国日本,在美国佩里将军叩关之后,马上就进行了明治维新,并在佩里登陆的横须贺修建佩里公园,将其叩关的日子作为日本的“开国日”。虽然中日两国文化有异,但是日本人善于反思自己和学习对手的优点的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如果时至今日,当提及鸦片战争的时候,我们还只是停留在对清朝腐朽败坏政治的冷嘲热讽、对英国强盗逻辑的愤怒控诉,我们将愧对在战争中牺牲的先烈!

相关问答

胳膊不能朝后伸,如果是肌腱炎或肩周炎,针灸那个穴位好?_千...

胳膊不能朝后、向前右伸,向上伸不到位,好象是肩关节痛,又象是肌肉痛,不知道是肌腱炎还是肩周炎,如果是肌腱炎或肩周炎,求分别治疗方法。

桐木防水吗?

防水,桐木纹薄,木纹直而细腻,自然纹理非常漂亮,重量轻没有异味,在消费领域非常受欢迎,很多厂家采用桐木生态板来打造橱柜,通过桐木薄板,经过多层胶合...桐木...

累官至万年尉。时同僚有直官曹者,将夕,闻亲_作业帮

[回答]15.D16.B17.C18.B19.⑴①窦参以严正的话语责问他,少游后悔害怕,急忙去见窦参,窦参不等他来就渡过长江(离开了)。(答对“让”、“促”各给1分,答...

说话尖酸刻薄和性格直爽能画等号吗?

这个说话尖酸刻簿,和性格直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两种人,岂能画等号?下面分别讨论!何为尖酸刻薄?1,尖酸,就是处处拔尖占上风,极力的表现自我。并...这个...

窦参传文言文阅读?

《窦参传》选自《旧唐书》窦参,字时中。少以门荫,累官至万年尉。时同僚有直官曹者,将夕,闻亲疾,请参代之。会狱囚亡走,京兆尹按直簿,将奏,参遽请曰:“...《...

一年级到初三刘禹锡的古诗有哪些?

【篇一】「团扇歌」刘禹锡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宜城歌」...绿野扶风道,黄...

扁豆种好还是栽好?

播...播种育苗扁豆可通过播种来育苗,一年四季都能播种,最好是在春夏播种。确定好品种,选择粒大、饱满、有光泽、无病虫害的种子,准备好苗床,将种子播种下去,...

今天才听说亲属之间二手房买卖不能贷款,我想贷款,...- 汇财...

[回答]直系亲属之间过户住房,不能申请使用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原因是涉嫌骗贷,银行审核不会通过的。想买的房子做了抵押贷、贷款,需要先把抵押贷款的...

边牧夏天要怎么把毛剃薄?

边牧夏天要把毛剃薄方法如下首先不同位置的毛发需要的剪刀不一样,修剪喉咙处的毛发,最好使用细毛剪刀,注意千万不要使用常规的剪刀和电腿子是。因为常规剪刀...

男女怎样性交_千问健康

男女的第一次应该怎样性交?